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1分)(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2分)(3)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材料一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过,如果不是林大人禁烟,英国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场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实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图。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上述两则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2)材料一中“林大人”指谁?他是在广东哪个地方“禁烟”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战争更深层次的意图”是什么? (3)这场战争使古老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请写出变化后的社会性质的名称。 (4)这场战争给你带来了哪些历史思考?
某校七年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受到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分别说出以下三位班主任的思想主张可能受到哪个学派的影响,并分别说出这些学派的代表人物。(1)张老师认为管理班级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顺应自然,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行。(2)王老师主张制定严厉的班规,然后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3)李老师认为老师要爱惜学生,主张因材施教,用道德教育来感化学生。(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译文: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繁荣就不能墨守成规。所以,商汤和周武王不因循古代的法度从而称王天下,夏桀和商纣不改变礼仪从而走向灭亡。反对古法而求变革的人,不能去否定他;因循古法不知变通的人,不值得称道。请回答:(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2)根据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行动?包括哪些具体措施?(3)商鞅的行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中华大家庭的民族情谊。(1)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的前身叫什么?(2)为什么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3)我们与台湾同胞一衣带水,同是炎黄子孙,你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呢?
为救亡图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各自的主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 材料二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天演论》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奇书”的名称、作者及编写目的。 (2)材料二宣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4)概括以上救国主张在方法上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