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2 N a H C O 3 = ∆ N a C O 3 + H 2 O + C O 2 ↑ ,某同学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得出以下信息: 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③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分子总数都没有变化; ④反应的速度比较慢;⑤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鉴别硬水和软水
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气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方案l
观察颜色
通过浓硫酸
滴加适量稀盐酸
方案2
加肥皂水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A.AB.BC.CD.D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B.46C.92D.9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