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生物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586

图1和图2分别表示两种获取胚胎干细胞的途径。图1表示的是科学家把4个与胚胎发育相关的特异性基因导入成年小鼠细胞,培养出了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称为iPS细胞,类似于胚胎干细胞样细胞,再将iPS细胞转入小鼠乙体内培养,结果如图所示。图2表示研究人员利用小鼠(2N="40)" 获取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一种方法,哺乳动物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技术是遗传学研究的新手段。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过程中,通常选择传代培养   代以内的成纤维细胞导入特异性基因;成纤维细胞转变为iPS细胞,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   过程。
(2)克隆培养iPS细胞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以防止杂菌污染。早期研究发现在 iPS 细胞诱导培养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不具备干细胞功能的细胞,若用维生素C处理,能显著提高iPS细胞的诱导成功率,推测其原因是   
(3)研究人员将iPS细胞团注射入缺乏T细胞的小鼠体内,细胞团能继续生长。由此可推测图1中iPS细胞团逐渐退化的原因是   
(4)图2中,研究人员需要对实验小鼠丙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   ,从而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再利用SrC12溶液处理、激活卵母细胞,并在体外培养至[④]   期,再利用流式细胞仪筛选出单倍体细胞。
(5)研究发现,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也能分化,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该技术培育的单倍体动物可成为研究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功能的理想细胞模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1和图2分别表示两种获取胚胎干细胞的途径。图1表示的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