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张纪清是江苏省江阴市市民,他就是江阴人找了27年的"炎黄"。1987年以来,无论是希望小学、敬老院还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还建造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1)你认为张纪清老人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张纪清老人参加的是一项什么社会活动?开展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张卫同学期中考试不理想,看着自己的成绩,他满面愁容,自怨自艾道:“咳,我这脑袋真是笨死了,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永远都学不好。”材料二:李军同学期中考试同样没考好,看着自己的成绩,他暗下决心:“也许是学习方法不太对头,改一改,相信下次我一定会考好的。”(1)以上两位同学对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他们的态度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
小丽请晓畅帮忙练习唱歌,晓畅问她为什么要练习唱歌,她说:“大家都喜欢你,因为你的歌唱得好,所以我也要练歌。”晓畅说:“别这么说,你讲故事讲得多好呀,我们最喜欢听啦!”“是吗?你们真的喜欢听我讲故事吗?真是太好了,我太高兴了!”小丽激动得跳了起来。(1)小丽为什么这么高兴?(2)你认为晓畅做得对吗?为什么?(3)从这则材料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反映了我国的什么行为?这种行为产生的结果如何?(2)结合漫画,说明我们国家为什么要通过改革调节收入分配?
在近3万字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45次,如“牢记人民信任与重托”、“顺应人民共同意愿”、“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等,引起新闻媒体与网友的关注。有网友认为,“人民”多次出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能结合教材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吗?
张大爷极具传奇的一生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见证,年轻时他是江北某国有企业的技术工人,下岗后凭精湛的技艺独自开了个汽修铺子,经过20年的打拼,竟然成为重庆知名民营企业家,最近和美国一外资公司成功合资做大企业,而他的儿子张三大学毕业后,享受政府资助,开了家“微企”——张三婚庆策划公司。(1)从张大爷的传奇经历,可以发现在我国经济的大舞台上,活跃着哪些经济形式?(2)张三开的“微企”属于哪种经济形式?它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