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通过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国第二、三产业的家底,为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这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正确的意识是人们行动的出发点③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④部分对整体的功能起着决定作用
一部体现民权的法律——《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物权法规定“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表明 ①各市场主体的物权具有平等性 ②任何市场主体的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③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④各市场主体的合法的物权有了法律保障
共产党员王顺友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的一名苗族乡邮员。他20年如一日在雪域高原递送邮件,每天跋涉在崇山峻岭和河流沼泽地带,累计行程达26万多公里,将邮政服务延伸到一个个偏僻乡村,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偏远的藏区山寨,受到当地各族群众高度赞誉,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这说明 ①集体主义是科学的价值观 ②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③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④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中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在《管子•霸业》中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也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因为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表现,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这表明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然形成收入差距。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实现社会公平,必须 ①进一步完善维护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②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③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④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