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②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③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注】①鄙:边境。 ②钵:佛教徒盛饭的器具。 ③买舟:雇船。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者语于富者曰(语:对……说) |
B.岂他人之过哉(过:过错) |
C.子何恃而往(子:儿子) |
D.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到……去)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A.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C.舍生而取义者也 |
D.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文段都强调了一个道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在于个人天资的高低与客观学习条件的优劣。 |
B.决定事物成败的是人的内在因素。【甲】文段摒弃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 |
C.正所谓“人穷志不短”。【乙】文段中蜀之鄙的穷僧能够只身去到南海,凭的就是“志”。 |
D.两个文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