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的通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471起,其中重大事件3起,较大事件16起,一般事件452起。比较典型的有:广东省茂名市某校部分师生吸入受污染空气、兰州“4·11”自来水污染事件等。(1)请你谈谈政府应如何防范环境安全事件的发生。(2)遭遇环境安全事件,我们中学生应怎么做?
【权利维护】某校女生徐某、李某去商场购物,商场工作人员怀疑她俩偷了一瓶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被两名女生严辞拒绝。工作人员将两名女生扣留近一个多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赔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1)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2+4分)(2)你从这一案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观看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纷繁的世界,多彩的舞台,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公民”。你认为漫画中两人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点对吗?你是如何认识的?(2)公民忠实履行义务有何要求?
材料一:我国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作主旨演讲时说:“‘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涵盖44亿人口,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1)材料一、二各反映什么现象?(2)“一带一路”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1)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漫画②中小明的言行“盲”在哪里。(2)结合上述漫画,谈谈类似小明的迷茫留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见缝插针、乱穿马路”的行人、“随意变道、鲜有礼让”的司机,这是很多城市交通现状的真实写照。“凑够一撮人就走,与红绿灯无关” ──这概括了司空见惯的不文明现象,更直戳我国交通现状之痛。近期,各地对行人闯红灯行为进行了处罚,但少数人不以为然,认为闯红灯、违反禁令标志等都是小事。 【令行禁止】 (1)试写出下列两种警示图标的含义。 A. B. 【明辨是非】 (2)你认为行人闯红灯是小事吗?请从道德、法律、生命等角度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