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若A、B、C均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A→B是化合反应,常温下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物质A、C的化学式:A ,C 。(2)请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选填字母),检验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3)若用A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室里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氢气的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瓶中先装满水,氢气应从 端通入。
下图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已知组成A、B的元素种类相同,组成F、G的元素种类相同,C、D是无色气体,H是紫红色固体,E、I是黑色固体。(1)A的化学式为 ,C的化学式为 。 (2)F+E→G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3)实验室里利用右图装置可以实现D+I→H+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际进行实验时,应该先 (选填“通入D”或“点燃酒精灯”)。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增加,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1)石油经过加热分馏,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等产品,该过程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到上千摄氏度,得到焦炉煤气、粗氨水、焦炭和煤焦油,该过程属于 变化。(2)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现有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4H10)为燃料的灶具,若要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应采取的措施是 (选填字母)。
(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不当而使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会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是 。(4)下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乙醇属于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我们生活在“水球”上,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1)降雨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 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请按要求写出水作为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①分解反应: ;②化合反应: 。(3)下表提供了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否与一些金属发生反应的信息。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表中的已知信息推断,镁与水蒸气 反应(选填“能”或“不能”);
②已知铁与水蒸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③铁虽然常温下与水不反应,但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一周以后发现铁钉表面锈蚀。图中a、b、c三处锈蚀情况最严重的是 (选填字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形成溶液。(1)下表列出了不含结晶水的固体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①6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2g固体A,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再将烧杯中物质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②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2)下列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选填字母)。A.1×101 kPa、20 ℃ B.2×101 kPa、10 ℃ C.2×101 kPa、20 ℃ D.1×101 kPa、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