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看下图回答问题:结合图一和图二,概括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可喜局面,并说明如何通过初次分配巩固这种可喜局面。
近期,新型城镇化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城镇化已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新型城镇化热潮中,保护乡土建筑、传承地域文化、延续历史脉络,是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使不能保留更多原汁原味的群落,也要尽量把那些符号性的建筑多保留一些,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型城镇化改造中注重保留传统建筑的做法。
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某校高三(1)班学生以“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同学们在探究中发现,要共建生态文明,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全球经济已经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处于复苏阶段,我国经济也正在走出低谷。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3479亿元,增长21.96%,快于同期GDP增速12.7个百分点。有关专家指出:经济不太景气时,人们往往会在精神文化产品中求宣泄、找信心,会催生特殊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的这一特殊性,会使它与经济发展周期不完全重合,呈现出一定的“反经济周期”特性。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文化产业的“反经济周期”现象并说明文化对经济走出危机所起的作用。
材料:今年以来,国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结合起来。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在既定的预算范围内保障重点支出,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农田水利等的支持;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可减轻企业税负超过1000亿元),实施一系列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财政措施是如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