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宋代桃符 张晓红
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到春节,王安石的《元日》诗句就萦绕在人们的耳畔。而一说起诗中的桃符,今人多以为是春联,这种看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②春联自桃符,但不能等同于桃符。清代众多方志中的桃符、春联仍为二物,即可明知。如康熙九年(1670年)刻山东《海丰县志》:“除夕,换门神,贴春联,大户换桃符。”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刻四川《盐亭县志》:“除夕……剪彩纸作钱遍贴门户,换桃符、门神,贴春联。”……桃符显然非春联—— “春节贴在门上”的对联。
③那么,宋代的桃符又是怎样的呢?
④从宋人记载看,桃符有两种。一种为“桃梧”,“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岁旦插于门左右地而钉之”;另一种是桃板,“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这两种桃符一大一小,一简便,一复杂,但皆以桃木为之,故称桃符。称之为“符”,于道教符箓观念,宋极流行,故桃符之名,至宋始大。
⑤桃梧由桃人而,自于人们对桃木辟邪功能的信仰和对神荼、郁垒二神管理恶鬼能力的崇奉。据《山海经》记载,神荼、郁垒“执以苇索,而用食虎”,“于是黄帝法而象之。殴除毕,因立桃梗于门。户上画郁垒持苇索,以御凶鬼。画虎于门,当食鬼也。”由是以,鬼畏桃也。桃梧因此具有很强的驱邪辟邪作用。
⑥先秦文献多记载当时人们用桃木制品镇邪驱鬼之事,如《礼记·檀弓》“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鬼)恶之也”。用桃梗以祛除门户之疠为后世沿用。汉代以后,逐渐集中于腊日、元日。晋代“岁旦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攘恶气”,普通人家也不例外吗,人们往往做两桃人立门旁。
⑦桃板为桃梗的衍生物,出现于南北朝,元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唐代沿用了这种做法。五代时期的桃板则已有上书文字,首开以桃符书写个性化文辞之端。宋代的桃符,正是在此基础上直接发展而的。
⑧宋代桃符通常指桃板,桃木为之。“桃符”既指书画有文字图画的成品,亦指无字画的桃板。宋代官府在除夕前夜给有关部门和官员颁赐桃符。空白的桃符还须自己写画。
⑨桃符内容或为画,或为文字。可以画神荼、郁垒的神像,可以画狻猊、白泽之类的辟邪神兽;文字则或写郁垒、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文人士大夫则喜题诗。有用整首诗的,也有摘录别人诗句者,还有集前人诗文者,也有专门创作桃符对语的。这种对语形式对后世的春联影响很大。元以后,桃符又产生分化,以画为主的桃板仍称“桃符”,而以对语、诗句写于色笺贴于门者则与立春帖子相融合,称为“春帖”或“春联”。
⑩桃符挂于门,自然受人关注,文人士大夫喜欢自作新诗题桃符,人人各出新意,期望“桃符万口说清新”。即便没有情绪,也要“桃符聊塞白,免谤作诗人”。不会作诗的平民或央求当地文化人写就,或写惯用祓除祈祝之词。也可以在街市上购买,汴京“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桃符尽书吉利”,是说桃符的内容必须吉利,具体内容或写时景,或述时事,或表祝福,或抒己怀,不一而足。写法上或即景称颂,或暗嵌姓氏,或抒写感慨,或用典使事,也灵活多样。
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概括第②段主要内容及说明方法。
第④段介绍宋代桃符有哪两种?被称为“符”的原因是什么?
请依据朝代顺序,写出宋代之前桃符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