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68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
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冯京曰:“臣亦闻之。”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其言,臣未之闻也。”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窜岭南。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
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傅会。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蜀人苏洵独曰:“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患。”作《辨奸论》以刺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讼。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如何?”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一《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删节)
【注】①忮: zhì,刚愎、违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文动笔如飞属:通“嘱”,嘱咐
B.但当人事以应之修:研究、处理
C.朕所以恐惧者所以:……的原因
D.侠又窜岭南坐:被判罪

以下四个选项中,都能体现王安石强硬态度的一组是 
①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②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
③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
④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
⑤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从小就喜欢读书,过目不忘,他写的文章令人叹服。欧阳修曾为他传播美名,对他有提携之恩。
B.当时的宋朝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百姓流离失所,朝廷上下都归罪于王安石,王安石遂被罢相。
C.王安石本性不喜好浮华,生活俭朴,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贤者。
D.在作者看来,王安石担任宰相,既是他自己的不幸,也是宋王朝的不幸。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患。
(2)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