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生物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83

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下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                            
(2)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                                       ,同时需要相同条件下培养不接种的培养基平板做对照,采用固体平板培养基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其目的是                      
(3)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      次。
(4)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进一步鉴定菌株K并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
②向A、B、C三组锥形瓶中加入                               的培养液。
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