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的题目是编者加的,改为《长勺之战》好吗?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无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1)与友期行________(2)去后乃至________(3)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4)下车引之________用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1)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2)友人便怒________(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_______翻译下列句子。(1)待君久不至,已去。(2)撒盐空中差可拟。“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节选,完成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节选【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1)弗敢加也 (2)臣之妻私臣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从写法来看,甲、乙两文都对人物运用 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甲文中曹刿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意识到要想以弱胜强,须取信于民;乙文中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结合课文说说齐威王与鲁庄公有什么共同的优点?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春秋左传注》)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面语句中划线的“于”与例句中的划线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战于长勺
下面对此文的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选段,回答文后问题。【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 ②与:同“为”,替的意思。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所恶勿施尔也 兽之走圹【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文说“得道多助”, 【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三年①春,帝亲祀南郊。礼毕,喟然问隶校尉刘毅曰:“朕可方②汉之何帝?”对曰:“桓、灵。”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③;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④不如桓灵也。”帝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选自《资治通鉴·晋纪》)注释:①三年: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 ②方:与……相比 ③官库:公家的库房。④殆:几乎。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划线字的用法与“闻寡人之耳”中的“闻”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以 此 言 之 殆 不 如 桓 灵 也。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朕可方汉之何帝?甲、乙两文都讲述臣子向君王进谏。邹忌与刘毅在进谏时都讲究策略、方式,用类比的方法。【甲】文中,邹忌以 作比;【乙】文中刘毅以 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