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选自《世说新语》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2分)(1) 人问其故( ) (2)或问( )下列各句中的“而”与“兴尽而返”中的“而”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处)(1分)时戴在剡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1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乙】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①,昼夜相继,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俟②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③,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佥④称“圣小儿”。 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注释:①耽(dān)书:酷爱读书。耽:迷恋,沉溺。②俟(sì):等,等到。③光明:光亮。④佥(qiān):全,都。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⑴解释下列【甲】【乙】两文中划线的词。①晚年手不释卷( ) ②家人发箧视之 ( )③父母恐其成疾( ) ④遂误持……《曲礼》卷( )⑵与“为家人所觉”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用“/”划出下面句子中两处朗读停顿。时 中 书 博 士 张 天 龙 讲 《 尚 书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⑵俟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甲】【乙】两篇短文中,赵普和祖茔读书成才的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解释下列划线的字。(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4)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以下句子。(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对于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是什么原因导致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 如果你是仲永,当你与父亲每天“环谒于邑人”的时候,你将对父亲说些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1)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 (2)便要还家 ________________ (3)遂迷 ________________ (4)寻病终 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划线字与现在意思一样的是( )(2分)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3分)
(甲) 伯瑜有过,其母笞炎,泣。母曰:“他日笞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选自《韩诗外传》) (乙) 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