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材料中的“社会变革”不包括
18世纪20年代,法国人皮埃尔对中国靠什么供养如此之多的人口感到好奇,结果发现诀窍在于给耕地合理施肥,翻耕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季节播种,将谷物与其他作物间作。在他看来,"诀窍"是
政治开明社会安定
中国农业精耕细作
政府大力扶持农业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
据统计,明代平民出身的进士约占总数50%,清代则减至37.2%;而父祖三代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则由明代的50%,升至清代的62.8%。由此可见,自明至清
科举取士难度降低
平民向上流动变难
父祖身份无关紧要
社会等级差别缩小
徐光启突破了狭隘的文化优越感,主张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并在此基础上会通中西文化,最终超胜西方。据此可知,徐光启
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反对"以夷制夷"策略
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
下图是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元代此举目的在于
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
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
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
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
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