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较难
  • 浏览 2114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变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开篇点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并设置了悬念。
B.第②段父亲的语言体现父亲乐观自信,鼓励儿子努力学习,改变家庭命运。
C.第②③段叙写家事,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笼罩着哀伤的氛围。
D.第④段两次使用“踌躇”“终于”,反映谋事对父亲是相当重要的,但送儿子更重要。

送车一事,父亲本已“说定不送”,原因是什么?但终于决定还是送,原因又是什么?
                                                                              
                                                                            
“他再三嘱咐茶房”中的“再三”与“我再三劝他”中的“再三”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②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