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1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
A.下见小潭日光下彻 |
B.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 |
C.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 |
D.以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 |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称赞《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写景最妙,试作简要的分析。
甲文中,作者起初是“心乐之”,心情非常愉快,为什么在结尾却说“不可久居”,矛盾吗,为什么?
甲乙两文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奈何公亦颠倒若是?
② 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