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1)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做到下列做法中的那一项?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0585m,用如图甲所示的游标卡尺(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测摆球直径,用如图乙所示的秒表记录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由图甲读出摆球直径为_____________m,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 S(2)若测得摆球直径为d,摆线长为l,周期为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______
为探究橡皮条被拉伸到一定长度的过程中,弹力做的功和橡皮条在一定长度时具有的弹性势能,某同学在准备好橡皮条、测力计、坐标纸、铅笔、直尺等器材后:进行了以下的操作: a.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拴一绳扣,用直尺从橡皮条的固定端开始测量橡皮条的原长l0,记录在表格中; b.用测力计挂在绳扣上,测出在不同拉力F1、F2、F3……的情况下橡皮条的长度l1、l2、l3……; c.以橡皮条的伸长量△l为横坐标,以对应的拉力F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作出F—△l图象; d.计算出在不同拉力时橡皮条的仲长量△l1、△l2、△l3……; e.根据图线求出外力克服橡皮条的弹力做的功,进而求出橡皮条具有的弹性势能.(1)以上操作合理的顺序是 _____。;(2)实验中,该同学作出的F-△l1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求出△l=9cm时橡皮条具有的弹性势能约为 J.(保留二位有效数字)Ⅱ、为了测量电池B的电动势E(约为2.4V)和内阻r(约为1,),实验室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1(满偏电流为2mA,内阻Rg1=100) B.电流表G2(满偏电流为1mA,内阻Rg2未知) C.电阻箱RP(0一999.9) D.电阻箱RQ(0一999 9) E.滑动变阻器R(0~20 lA) 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实验中,先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G2的内阻,将Rp调为500,0接入电路起保护作用,调节滑动变阻器R,得到多组电流表G1和G2的示数,I1和I2如下表所示:
根据测量数据,请在图2的坐标中描点作出I1—I2图线,由图得到电流表G2的内阻Rg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若采用图3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a.图中电阻箱②应选用给定器材中的 __________(选填器材代号);b.根据图3所示电路,请在图4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c.实验中,将①、②处的电阻箱分别调节为R1、R2接入电路,若,,进行以下操作:①.闭合开关S,调节滑支变阻器至某一位置,此时电流表G1和G2的示数分别为0.75mA和0.77mA;②.保持开关S闭合,调节滑动变阻器至另一位置,此时电流表G1和G2的示数分别为1.50mA 和0.71mA;则由c中数据可求得该电源电动势E= V,内电阻r=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实验桌上有下列实验仪器: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约7Ω);B.直流电流表(量程0~0.6~3A,0.6A档的内阻约0.5Ω,3A档的内阻约0.1Ω;)C.直流电压表(量程0~3~15V,3V档内阻约5kΩ,15V档内阻约25kΩ);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5Ω,允许最大电流为1A);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000Ω,允许最大电流为0.2A);F.开关、导线若干;G.小灯泡“4V、0.4A”。请你解答下列问题:①利用给出的器材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测量有尽可能高的精度且便于调节,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代号)。②请将图甲中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图;③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U—I图象如图乙中图线a所示,由此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_V,内阻r =_________Ω;④若要利用给出的器材通过实验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测量多组实验数据,请你在答卷虚线框内画出实验原理电路图;⑤将④步中得到的数据在同一U—I坐标系内描点作图,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线b ,如果将此小灯泡与上述电源组成闭合回路,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__W。
(1)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和求平抛的初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A.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1) (填“同一”或“不同”)位置静止滚下,记下小球通过的一系列位置。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平板竖直,记下小球在斜槽末端球心所在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检测斜槽末端水平的方法是(2)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 、y ,用v0=(3) 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测坐标求v0的值,然后算出它们的平均值。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垂直y轴为x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4) (只排列序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