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1)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的表达效果。答: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试分析其作用。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共4分)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望 岳 春 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示例)“贴”:向往与期待。“ ”: 。“ ”: 。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涵义的理解。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⑴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 ⑵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⑶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⑷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⑸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