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注释】芰:菱角。飐:因风吹而颤动、飘扬。这首元曲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元曲的景物描写很有层次,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昭君怨南宋•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入若耶溪南朝梁 王籍艅艎何泛泛①,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注:①艅艎yú huáng,舟名。(1)“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分点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 晚景陈霆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1、此词上片中划线的几句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抒发的?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是唐宣宗挽唐代某诗人的诗。请仔细阅读此挽诗,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5分)(1).写出这位诗人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句挽诗体现了这位诗人诗歌语言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照此挽诗,任选一位古代诗人,为他写一副挽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官舍竹①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答: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