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闲游刘将孙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注:刘将孙是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的儿子。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词的起首三句有怎样的作用?试简要说明。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故国之思,试结合下片前三句具体分析。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病起书怀 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闽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注]江干:江边。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和銮:天子的车驾。(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四联组成,其中__________联和_________联是对偶句。(1) 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用了一些什么表现手法?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情怀?请简要文析。(3)对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看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小题。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开头两句展示了作者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分析。读全诗,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两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听 筝(唐·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颈联中有两个字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是哪两个字?为什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共8分)移家别湖上亭戎 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