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守 岁
①七十岁有个家,不如八十岁有个妈。家中有老母惦记,遂于年三十这一天,热烘烘奔回京西乡下老家过年。
②比之于老母,儿子也白发斑斑。见高堂音容俱爽,就感觉生身之处的柴门草舍,亦如同弘宇明轩那般豪壮。
③尘封一年的家谱,由儿亲手挂上;大门口的“福”字和对联,由儿的手张贴。老妈妈颠着一双小脚儿来回跟着跑。让她喜盈于怀的,就是儿子进家门后的这些表现。在祖宗的牌位下边摆上了供品,做好了团圆晚宴的一切准备。老妈妈以不减当年的洪亮嗓音,快活地宣布:“开饭!”
④其乐融融。室外的喧哗与屋内的轻盈笑语,汇成了一片。
⑤一炉煤火,升腾着快乐,将两间土屋炙得暖暖和和。
⑥按照乡俗,年三十的灯火不能熄。躺倒睡下了,灯光仍要保持彻夜通明。自己在土炕上躺倒,入了被窝,而思绪盘桓,不得安眠。身下的这一条土炕,曾有过自己儿时的尿迹,曾屡屡见过母亲盘腿坐在炕席上,给自己缝补衣裳。那时的母亲是青丝满头,面驻容光,虽则家庭贫穷,然处于生命旺季的母亲,对于隐乎胸间的人生期待,十分豁亮。
⑦“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就从那一时起,从那个时刻看母亲一针一线地纳补鞋子和衣裳,就把心性养成。所观察到的母亲为儿付出的操劳,使自己早早地立下了报答柴门的志向。
⑧土屋内外,处处有母亲洒过汗水的痕迹,也处处有她体温的余香。由于她善持家务,度日节俭,当时的九口之家,吃,有的吃;穿,穿得上。未曾在灾年波及面甚大的民众缺粮时,发生大的家庭恐慌——这在贫穷的年代里,是何等的不易啊!她于中年之际,以无愧怍之心,送走了她的爹娘;又于贫寒岁月里,将四个儿郎培养成了读书人。欢欣与凄苦,都曾于两间土屋中发生,然而,那也是岁月给过来人酿造的琼浆。
⑨而今想明白了,为何四个弟兄轮番请她去住楼房,“享清福”,她一次次地拒绝。原因就在于,这个农家院中埋藏着她太多的记忆,埋藏着她种植的希望。她就是庭院里那一棵老槐树啊,繁育了子孙,让一茬茬幼树长成,而她的那棵老树却仍于旧土上顽强地守望。她有放风筝人一样的打算,任凭风筝飞得再高再远,而经过她拽线的手,一个个出走的儿郎,也必然回归到她的身旁。
10于幽思梦想之际,发觉炕之一端有声响。是母亲坐起来了,她又将一条新被子盖在了儿子的身上。此时,不能够惊动她,不能睁眼,要顺从她自作的主张。炕,已被柴草烧得很烫了,而又添了棉被,更觉如在暖炉里一样。现在,烫身的已不是那条土炕了,而是老娘之心。母子情深的一股暖流,让儿子在外闯荡变得麻木的心,竟松软起来了。——在母亲的眼中,儿子永远是婴孩,永远需要她的爱护。
11“宁使身子受苦,不使脸皮受热。”这句话又是谁讲的?是自己的老娘。那是儿子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为公家做事,母亲时常的教导。而今,可以坦然相告:她养大的四个儿子,没有做出一件让她伤心的事,没有一个被别人戳过后脊梁。
12寒门出孝子,寒门也抚育忠良。今时思量,人的一生,干啥都一样,但必须把心搁周正。不管前程走多远,永不失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还记得,有几副古联,对于修德润身极有益处。其一:读书好,种田好,学好都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其二: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其三:竹以虚受益,松因静延年。而横披皆可用“善是福源”四个字。将这几副对联领会深了,就不致发生心灵的恐慌。
13若将人比喻成庄稼,并把传世忠言作农家肥当养料看待,也有意思。那上述的几副联,便不是以科技手段合成、催植物疯长的“尿素”和“激素”,而是由庄稼秸秆还原、持久性高的底肥。有它作护身宝,可使生物物种的本色不褪。
14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15感谢上苍,将我降生于柴门农家!
(取材于董华《守岁》,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点明老母的惦记是自己赶回老家过年的理由,“热烘烘”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温暖。 |
B.头发已经斑白的儿子对母亲极其孝顺,让母亲居住的柴门草舍建得像弘宇明轩一般豪壮。 |
C.文中的母亲拒绝跟着儿子住楼房“享清福”的原因是她对自己所住的农家院有深厚的感情。 |
D.作者在幽思梦想之际发觉母亲又给自己盖了一条新被子,此时他太过困乏,所以没有睁眼。 |
E.文章以“过年”为线索,写所见所为所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与对家庭的热爱。
简要表述你对第10段“烫身的已不是那条土炕了,而是老娘之心”一句的理解。
作者在结尾段感谢上苍将他降生于柴门农家,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其中的原因。
文中最后一段说“守岁渐行渐远”,对此,作者认为应该怎样面对?请概括回答。其实很多民俗都在渐行渐远,关于民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