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为下列诗句划分停顿。(1)我 用 残 损 的 手 掌摸 索 这 广 大 的 土 地(2)无 形 的 手 掌 掠 过 无 限 的 江 山,手 指 沾 了 血 和 灰,手 掌 沾 了 阴 暗
母亲的心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括号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我”想吃螃蟹 — (① ) — (② ) — 母亲捞起螃蟹 —(③ ) 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第⑧段画线句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名著阅读。“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出自《 》,是作者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境遇下创作的。作品中的主人公 的故事就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骆驼祥子》是_________(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三轮车,然而在经历了 次起起落落后,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古诗文填空诵读古代优秀诗文,会给我们许多精神上的享受,如:读《野望》,我们领略到了山野中“ ,山山唯落晖”的浓浓秋意;览《桃花源记》,我们感受到了桃花源村“ ,鸡犬相闻”的安宁平静;诵《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我们又领略到了洞庭湖“ ,波撼岳阳城”的壮观;咏《早寒江上有怀》,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乡泪客中尽, ”的无限哀愁;吟《黄鹤楼》 “ ,烟波江上使人愁”,更是让我们深深品味到那无限乡愁;而观《陋室铭》,我们则钦佩陋室主人的“斯是陋室, ”的高尚情操。
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 ⑴ , 掷地有声;为人有 ⑵ ,豁达淡泊;生命有 ⑶ ,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A.质量 B.分量 C.雅量⑴ ⑵ ⑶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