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笑道:“这也倒是小事。如今便从赵姨娘屋里起了赃来也容易,我只怕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别人都别管,这一个人岂不又生气。我可怜的是他,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说着,把三个指头一伸。(第61回)选文中“一个好人”指谁?平儿说的“小事”最后怎么解决?请简述相关情节。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请谈谈孟子对“执中”的看法。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2)简述聂赫留朵夫心灵“复活”的事。
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E.临终前,葛朗台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欧也妮·葛朗台》)
阅读乙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孔子提出中庸之道。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都以此为保护盾,在日常生活中明哲保身,圆滑处事,左右逢源,即便对于别人的谬误、争吵,也是三缄其口,不发一言。他们觉得这样做遵循了孔子的思想,是中庸之道的运用。上述这些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甲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 “狂者”与“狷者”各是指什么样的人。 (2)结合材料,谈谈孔子对“礼”与“和”关系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