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记叙文,回答后面小题。
蒲公英也很快乐
在没去大后部落之前,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先去考察一下。这可是关系到我一辈子前途的大事。
大后部落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小山村,出了名的贫穷偏僻,而我即将要被分配到那里去做小学教师,呜呼哀哉,想想这个心就凉了半截儿。
去的那天阳光明媚,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开着黄灿灿的花朵。尽管心情沉重,但路边的风景还是给了我一丝安慰。在进入村子的前20多公里是不通车的;只能步行。随着道路越来越难走,那安慰渐渐变得如同杯水车薪。
总算走到村子了,眼里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鼻子闻到的都是火烧粪便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算是给这个死寂的世界敲敲门提了个醒儿:我们还活着。
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了眼,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一定要逃离这个苦海。
我想到学校去看看,看看自己要工作的环境。
我向一个小姑娘问学校的位置,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在裤子上抹了抹手,说她领着我去。
这是个大概有10来岁的孩子吧,扎着两个活泼的小辫子,脏兮兮的小脸上缀满了灿烂的微笑,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好奇。
她欢快地走在我的前边,热情地问我为什么来这里。
我嗫嚅着说:“哦,没啥事,就想到处走走看看。”
“哦。”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
到学校了。与其说那是学校,不如干脆说就是一间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和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可以勉强当操场的院子,一个旗杆和一面有些破旧的红旗证明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教室的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的,座椅也都很整齐地摆放着,窗户也都纤尘不染,但就是没有一个人。
我问她怎么没人上课呢?
“没有老师啊,大概有两个月了,老师们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了,大人们说,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当老师。”小姑娘说。
“那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呢?”
“我和我那几个好朋友说好了的,每天都要有一个人来负责来这里打扫卫生,我们要把这里拾掇得干干净净的,这样老师来了,就不会嫌弃这里脏,就会留下来了。”
孩子的话,好似在我心头猛地扎了一针。
“有好几次,几个淘小子在黑板上乱写乱画的,我们和他们吵了好久呢,最后,到底是我们赢了,他们现在也经常来帮我们呢。”她一脸骄傲地说着,“正好今天轮到我了,你先坐着歇会儿,我要开始打扫卫生了。”
我看她拿着一块抹布,开始忙碌起来。那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芒。
从学校回来,小姑娘在路边蹲了下去,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朵蒲公英递给我,她说:“吹蒲公英的时候,先许一个愿望。然后一口气吹下去,要把蒲公英吹得一个不剩,愿望就会实现的。”我看她自己也折了一朵,然后很虔诚地闭上眼睛,把蒲公英缓缓地送到自己的唇边,然后“呼”地一下吹散。
“你也吹啊,快,赶紧许个愿望。”她催促着我。
我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了很久,然后真的就很认真地一口气吹过去,那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像轻盈的雪花,霎时间丝丝缕缕荡漾开去。小姑娘灿烂地笑着,好像每个人许下的愿望,都可以实现一样。
她就问了我,“你许下的是什么愿望呢?”
我微笑地反问她,“你呢?”
她说她的愿望是来一位好老师,她想回学校上课。
她不知道我许下的愿望是什么,其实,我许下的愿望和她有关,和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关。
我决定留下来,因为我喜欢这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那些蒲公英虽然生在这贫瘠之地,但依然可以很快乐。
“你还没告诉我你的愿望呢?”小姑娘刨根问底儿。
“我的愿望就是……”我故意卖着关子,“你能实现你的愿望。”
小姑娘把我送出很远,一直到我坐上了通往县城的客车。我向她挥手,大声地向她喊道:“明天,学校见,不见不散。”
(选自《青春岁月·校园版》2012年第6期)
文中画横线的段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听到“我”的回答之后“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谈谈你对文章题目“蒲公英也很快乐”的理解。
“我”最终决定留在这片土地上,做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请你联系“我”的经历,说说你是如何看待乡村教师这个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