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的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正式成立。剧团演出时,会在戏台两边挂起“中国气派,民族形式,工农大众,喜闻乐见;明白世理,尽情尽理,有说有笑、红火热闹”的对联民众剧团常年在边区巡回演出,深受欢迎。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 )
创新民族文化宣传方式
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政权
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如图为1919年12月《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 )
少年社会有两个意思:(一)少年的社会。(二)社会的少年。
少年的社会,是有少年精神气象的社会——进步的社会。
社会的少年,是有社会生活情感的少年——协助的少年。……
怎样使现在少年变成社会的少年,现在社会变成少年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宗旨。……
互助协作是挽救危亡的主要手段
人的解放和社会改造是时代使命
青年学生是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理性觉醒和教育革新是革命的前提
如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甲是( )
表
货物
比重
年份
甲
乙
丙
丁
1871~1873
2.8
30.2
0.9
1881~1883
5.8
22.8
0.3
1.1
1891~1893
14.6
20.5
5.9
1.8
1901~1903
18.6
19.7
4.2
1.7
1909~1911
12.8
16.7
4.8
3.0
1919~1921
9.6
18.4
2.4
5.0
钢铁
棉纱
米
棉布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
扩大地方权力
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健全中央机构
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如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
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