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较难
  • 浏览 108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共14分)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
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②,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陈条③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④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⑤,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注释】①殍殣(piǎo jǐn):饿死的人。②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③条:分列项目、条目。④仰:依赖、依靠。⑤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为术甚:                        ②役千夫:                                       
此为大:                        ④已恤饥:                                        
(2)选出与“惠贫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为师矣 B.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扶苏数谏故 D.醒能述文者

用/标出句中的两处停顿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对于范仲淹的后两种赈灾方法,有官员上奏弹劾,加以反对。你认为范仲淹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请结合选文谈一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共14分)皇佑二年,吴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