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唐多令 邓 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请简要分析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的丰富含义。结尾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清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欧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请分析本曲中数词运用的特点和作用及本曲写景的层次顺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诉衷情•送春万俟咏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露①。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②。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注】①流露:酒的泛称。②赊:远,长。(1)联系全词分析,上片第一句中的“喜”表现在哪些方面?(2)黄昇《花阉词选》录这首词题作“送春”,意味着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送春情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_____。(2)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军行 从军行 陈羽 王昌龄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 琵琶起舞换新声④, 梧桐叶落枝梢折。 总是关山⑤旧别情。 横笛②闻声不见人, 撩乱边愁听不尽, 红旗直上天山③雪。 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④新声:新的乐曲。⑤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观书有感 琴诗朱熹 苏轼昨夜河边春水生, 若言琴上有琴声,艨艟巨舰一毛轻。 放在匣中何不鸣?向来枉费推移力, 若言声在指头上,此日中流自在行。 何不于君指上听?(1)这两首哲理诗揭示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首诗表现理趣的方法各有不同,试作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