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455

或蓄马,庞且峻,雄而有力,鬣①长蔽目不见物。尝游牧山中,群兽莫敢角。遇虎辄斗,斗辄终日,无胜败而退。见者告其主人,而誉其马之勇。主人曰:“壮哉马乎!然马不胜虎者,鬣蔽目也。去其鬣,马必胜矣。”遂翦而去之。明日,尾其马之所之。果遇虎。马见虎,颠而踬②,未及三接,而马为虎所毙。主人惋惜而去。道思其故而不得,归而告其父老。父老曰:“而亦知夫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乎?始之所以敢于斗者,以目蔽,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既而知其为虎,则神怯矣。怯故馁,馁故败。天下事,成于勇,而败于怯,比比然也,独马也哉!”
[注释]①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②颠而踬zhì:跌跌撞撞的样子。
下列各句中的“以”和“以目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或蓄马 或:            (2)尝游牧山中   尝:     
(3)而誉其马之勇 誉:      (4)道思其故而不得  故: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1)明日,尾其马之所之。
(2)未及三接,而马为虎所毙。
思考:文中的马为什么敢和老虎斗上一整天,还能够不分胜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或蓄马,庞且峻,雄而有力,鬣①长蔽目不见物。尝游牧山中,群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