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共10分,每小题5分)(1)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金钏儿因何投井自尽?她死后,王夫人和宝钗对此作何反应?请简述。(2)宝玉听了,又喜又叹。喜的是平儿竟能体贴自己,气的是坠儿小窃,叹的是坠儿那样一个伶俐人,作出这丑事来。平儿是怎么丢了虾须镯的?当她知道是宝玉房里的坠儿偷去后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阅读乙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孔子提出中庸之道。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都以此为保护盾,在日常生活中明哲保身,圆滑处事,左右逢源,即便对于别人的谬误、争吵,也是三缄其口,不发一言。他们觉得这样做遵循了孔子的思想,是中庸之道的运用。上述这些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甲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 “狂者”与“狷者”各是指什么样的人。 (2)结合材料,谈谈孔子对“礼”与“和”关系的看法。
回答下面问题(1)《娜塔莎》中,主人公的语言、动作、脸色和眼神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她冲上前去,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仆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应读出娜塔莎参加舞会前__▲__的心情;当好朋友索尼亚对娜塔莎的爱情(和阿那托尔)表示质疑并作出指责时,娜塔莎说:“除了他,我什么人也不需要,我什么人也不爱。你怎么敢说他不高尚?你难道不知道我爱他吗?索尼亚,你去吧,我不想和你争吵,你去吧,为了上帝的原故,你去吧:你知道,我多么苦恼。”话语中充满了__▲ _的情绪。(2)小说的作者总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角度和叙述的人称,那么从叙述角度来看,《桥边的老人》是以__▲__来叙述的;从叙述人称来看,第四单元的《娜塔莎》是以__▲__来叙述的。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及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1)从自然中体会人生,从生活中领悟哲理,是古人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关照。曹孟德面对莽苍大海,感受到了“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屈原从时光的流逝中,领悟到了“惟草木之零落兮, ” 的时不我待;李白从黄河水的汹涌奔腾里,体会到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的岁月匆匆;苏轼通过游赤壁,抒发了“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的欣喜……(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3)西汉末年刘向,依国别略以时间编次,定著为《____ 》三十三篇,汇集了一批栩栩如生的纵横家形象和权变故事。(4)雨果是19世纪法国_ ___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阅读《 论语》 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①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②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雍也》 )请写出一个出自上述选段的成语。(1 分)孔子在教育儿子时说“不学礼,少无以立”(《 季氏》),请结合上述选段对“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加以评析。(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