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某同学发现长木板不是水平的,其中一端固定了一个的垫片,另一头固定了一个橡胶皮套,如图所示。问:垫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橡胶皮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打印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则小车通过点B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m/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的电阻R。(1)考虑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用此接法测出的R的阻值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若测得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电阻为R,则金属丝电阻率ρ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用上述测量的字母表示)(3)某次测量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mm。(4)某同学做实验时缺少电压表,于是他用一个满偏电流为300μA、内阻为500Ω的小量程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550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改装成了一个量程为_________V的电压表。
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Ⅰ)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目的是___________.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D.可使得小车在未施加拉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Ⅱ)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__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②将小车停在C点,接通电源,____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增加钩码个数,重复②的操作.(Ⅲ)下表乙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是传感器与小车及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是拉力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①先测出可视为质点的两材质相同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②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使A、B间的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滑块B恰好紧靠桌边.③剪断细线,测出滑块B做平拋运动的水平位移,滑块A沿水平桌面滑行距离为(未滑出桌面).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还需测量的物理量及表示它们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动量守恒,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
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其中光电门1更靠近小球释放点),小球释放器(可使小球无初速释放)、网兜。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1)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cm。(2)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变,小球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则h、t、g、v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为1.0kg的重物自由下落,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距离单位为cm。g取9.8m/s2。(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__m/s;(2)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J,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_________J。(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