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较难
  • 浏览 1017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8分,每题2分)
(甲)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下列各句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C.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D.衡/乃穿壁/引其光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越过)矩主人(责怪),问衡
B.好之者不如(乐趣)之者(希望)得主人书遍读之
C.三十而(独立做事情)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报偿)
D.“饭疏食饮 (热水)太丘舍(离开)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衡穿壁引其光( 于是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至(才)
B.匡衡勤学无烛 (表顺接,就)   人不知不愠(表转接,却)       
C 好者不如乐之者(代指学习)    下车引(他,指元方)
D.书映光而读(把)              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对于)
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赞叹颜回品德高尚,是因为他有安贫乐道的节操,身处贫困,却专注于做学问,自得其乐。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慨叹,规劝人们要珍惜时间。
C.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读书的勤奋刻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们看到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对不义之财的鄙夷,“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是说六十岁时听力有变化了,七十岁时就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受任何限制了。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⑵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8分,每题2分)(甲)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