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012年9月,是第九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增强中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我校开展了系列活动,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1)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2)请你就“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鄂尔多斯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法案件和腐败问题,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材料二: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首个国家宪法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1)材料一中 “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是什么?(2)国家为什么要设立宪法日?(3)青少年应如何做一个宪法的守护者?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湖州卷)】2015年1月1日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公民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 对收到罚款处罚却拒不改正的单位和个人施行“按日计罚”等。这引发了广大市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热议。(1)新《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依据是什么?该法中“按日计罚”的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2)从公民履行义务的角度评析秋日的观点。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日照卷)】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利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为什么要“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公民应有的责任担当。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威海卷)】良法善治一一为成长引路护航近年来,国家致力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努力,振奋人心。从“代表履职”到“宪法监督”,良法、善治,让我们沐浴着法治的阳光,感受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力量。【代表履职】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心系民生,为民代言,共提出议案521 件,涉及国计民生方方面面的问题,推动了许多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赢得民众“点赞”。然而,也有少数人大代表因涉嫌违纪、违法被罢免代表资格,甚至被绳之以法。人大代表只有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宪法监督】为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国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几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要公开向宪法宣誓;同时不断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制度;还建立网上举报平台,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1)少数人大代表因违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体现了法律哪些特征?(2 分)(2)请结合材料“代表履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人大代表怎样才能赢得民众“点赞”?并表述出我国所坚持的政治制度。(2 分)(3)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4 分)(4)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2 分)请列举几种公民参与监督的有效方式。(2 分)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自贡卷)】美好时代。 材料一:《我们的美好时代》歌词节选:天蓝蓝,岁月如歌,山水同唱;地宽广,国富民强,收获希望;梦已固,好事连连,好运长长;想成真,书写华章,日子旺旺;我们的时代在美好中畅想。 (1)“国富民强,收获希望”,“我们的时代在美好中畅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3日在北京闭会。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决定》规定,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同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