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他在书中描述了中国都市的繁华、江南如画的风光、各地物产和风土人情;并向欧洲人介绍了中国的印刷、货币、驿政和造船等情况。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被欧洲人惊叹为“天外奇谈”。可他说,他还没有说出自己见闻的一半。请回答:⑴材料中间的“他”指的是谁?是哪国人?⑵他来到中国时,是什么朝代统治时期?当时中国的都城在哪里⑶记述他在东方经历和见闻的这本书叫什么名字?有何影响?⑷马可·波罗是促进中外交流的杰出代表人物,类似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出两例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材料二 下图漫画材料三 下图地图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一战的转折点是什么?(2)材料三中的斜线、方格部分分别表示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是什么?它们形成后对世界形势有什么影响?(3)材料二的漫画表明两大集团之间的核心矛盾是哪两国的矛盾?(4)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问题,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材料三 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请回答:(1)写出与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顺序①②③)。(2)材料一、三中,两国通过战争或改革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3)材料一的“这场战争”中颁布的哪一文件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4)回忆所学知识,说出日本这次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请回答:(1)分别写出“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2)材料中所指“旧政治制度”是什么?英国革命确立的“新政治制度”指什么? (4分)(3)“1789年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4)“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这两次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上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请将信息中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图一: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钻研,发明了轮船。错误: 改正:图二: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内燃机发明了火车机车。错误: 改正:图三: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珍妮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错误: 改正:图四: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飞机成功。错误: 改正:(2)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两次工业革命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根据新经济政策,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材料二 《国家经济复兴法》规定了公平竞争法则,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和市场分配;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选派代表与雇主谈判,要求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对此,部分资本家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而罗斯福则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所说的“新应用”指的是什么?(3)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苏联和美国对经济体制调整的侧重有何不同?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