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 )
阅读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1920~1936年)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不断高涨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官办企业的兴办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清代苏州“全晋会馆” 江苏盐城“盐商会馆”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