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节选)
〔明〕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在下面的“词语积累卡” ①、②横线上填写空缺的内容。
词语 |
例句 |
解释 |
|
例句 |
解释 |
许 |
高可二黍许 |
① |
杂然相许 |
赞成 赞同 |
|
曳屋许许声 |
拟声词 |
先生何许人也 |
② |
||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答应 |
|
|
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以径寸之木徐喷以烟 | B.石青糁之公将鼓之 |
C.启窗而观出淤泥而不染 | D.若听茶声然吴广以为然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如果这件艺术品准备在博物馆展览,你会怎样介绍它?下面的文字是有关“核舟”的解说词,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①③需用原文语句填空)
这件“核舟”,堪称微雕艺术的高峰之作,为明代王叔远所做。原材料只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 ① ”。 王叔远“因势象形”刻核舟,舟上五人,不但须眉毕见,而且“各具情态” 。另外,凸显篛蓬,窗,楫,壶,炉等,无不应有尽有;还有34个字,“勾画了了”。清代魏学洢曾用细致的笔墨,用 ② 顺序说明此舟,充分体现了雕刻者的“ ③ ”。现在就让我们感受艺术带给我们的震撼吧。
①“ ” ②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