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 的位置?②如何比较 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重复实验.(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 .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 ;② ;若将光屏F向后弯折,屏上 看到光线OB。 (2)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右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3)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 _____。
周末,小明在家里帮妈妈烧菜时,发现妈妈从市场上买来的大豆油味道不太对,小明怀疑可能是地沟油.于是,他找来小宇同学,想和他一起用物理方法来鉴别该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经过一番讨论,小宇提出的方案A: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沸点来鉴别;小明提出的方案B: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凝固点来鉴别.恰好,小明家中有一支温度计(量程:―10℃~100℃),他们又一起上网查找到了相关资料见右表,然后他们一起利用家中的其他器材进行探究. (1)若让你来鉴别,选择的是方案_________(A/B).你否定另一个方案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利用上述温度计和家中的其他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别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简述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简要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确定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 (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如何确定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请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 (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下来的操作是着 ,再 .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3)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 。 (5)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甲中的 (选填①或②)图。 (2)某同学在实验中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3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他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 A.增加被加热的水的量 B.在烧杯上加带孔玻璃板作为盖子 C.增加酒精灯中酒精的量 D.将烧杯位置调低,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3)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B.c所示,由丙图实验图像可以判断测出水的沸点为 ℃;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两个小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4)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 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 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 .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对于下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