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按照要求完成后面各题。(共9分)书边事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选自《唐诗鉴赏辞典》)【注】唐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自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地降唐,边塞出现和平局面。首联两句中各有一字用得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愿望?请结合中间两联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少年游 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做干的虚衔。第三联中有两字用得生动传神,请找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这首诗描写竹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①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用具体的字词说明。答 。②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夏日三首(其一)北宋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拚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1)具体说明一下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3分)(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作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题。幽居初夏(宋)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