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过《荆轲刺秦王》,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描写易水诀别的场面(不要翻译),150字左右。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思二首(其一)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请结合全诗,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前两句。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水口行舟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夜泊钱塘茅 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第二联。结合全诗分析“微吟寄短愁”的“愁”的内涵。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小 园 黎简(清代)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你认为这首诗的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本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秋斋独宿[唐]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写出韦应物诗《滁州西涧》的后两句。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