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初三(1)班的小宇太爱提问了。老师刚讲完一个问题,他就会举手‘老师,我有不同看法’。一个问题才解决,他又冒出另一个问题,有的问题稀奇古怪,老师只得说‘你的问题我们课后再探讨’。他的大脑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问题呢!作为班里的劳动委员,平时小宇对班里的事都很热心,碰到需要搬书、抬水之类的事他总是冲在第一个。一次,放学后,几个同学逃值日,他把那几个同学追回来批评教育并监督他们补做值日;有时找不到,则自己代替同学把卫生搞好再回家……请你对小宇同学的行为加以评析。
星期天,李明和几个同学在人民公园游玩。忽然,他们看见一只受伤的猫头鹰在草地上踯躅,想飞又飞不起来,于是同学们上去抓住了它。杜梅和她的同学们会怎样处理这只猫头鹰呢?(1)请你发挥想象,至少写出三种处理意见。(2)请你说说人类应该怎样和其他生命相处并说出理由?
星期天,妈妈发现周超将头发染成了三种颜色,便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怎么能打扮得如此古怪。”周超不以为然地说:“你真老土!好多同学都羡慕我这种新潮打扮,只不过他们没有勇气做而已。”妈妈又说了几句,周超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怎样打扮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你羡慕这种打扮吗?说说你的理由。(2)你认为我们上初中后还要听从父母的意见吗?为什么?
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为了引导同学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班主任决定召开一次以“学先贤事迹,做学习主人”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1)古人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感人事例,这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示?(2)请你再收集一些劝学的格言或勤奋苦读的事例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至少两条)(3)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缩小差距,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如果你想每天得到快乐,那么抱怨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相反,你的赞美要超过三次,这样,你就会快乐。沉默并不永远是美德,它有时会在你周围筑起一圈篱笆,并让别人无法走近你,有时会造成他人对你的误解。不要给自己下这样那样的结论,比如:我是个内向害羞的人,或者,我是个不讲究衣着的人,这会限制你的生活的许多乐趣与交往。相反,做些与你的结论相反的事情,这会使你的生活获得 许多意外惊喜。(1)结合以上几条“人际润滑油”,思考一下,我们走进初中,应如何尽快融入这个新的班集体中?(2)你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集体中?(3)怎样才能建立起一个你期望的集体?
材料一:金秋十月,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法治中国的建设将展开新的蓝图、迈向更高境界。材料二:谣言止于“治者”。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有关本次事件的谣言也四处滋生。一些社交网络上甚至流传“江苏省某市发现类似昆明恐怖袭击一样的刀具,而且搜出二三十把,已经进入二级戒备……”。3月13日,某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对此进行辟谣,并提醒市民不信谣、不传谣。对于造谣和恶意传谣者,一经查实,公安部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材料三:谣言止于“智者”。古人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网络谣言虚拟隐藏,网民要坚持理性思考,主动承担起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1)请运用课本相关知识分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何“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请用《崇尚法律》一课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让谣言止于“治者”?(3)对于谣言止于“智者”,有同学认为:“净化网络环境、建设法治中国,与我无关。”请评析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