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三、四联作者借助想像之景抒发了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定 风 波〔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这首词作于宋元丰五年(1082)词中描写了哪两个场景?这首词是借景抒情的佳作。请你说说这首词的主旨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寺夜起 (清)江湜①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注释】①江湜(shí)(1818~1866)清代诗人。咸丰时屡试不第,曾为幕僚,或作塾师,借以糊口。江湜遭逢离乱,半生辗转闽浙苏三地,生命历程与行旅密切联系。“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生动描写了烟雾,诗人笔下的烟雾具有 、 的特点。阅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不眠”的原因有哪些?
阳湖①道中风迥②五两③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注释】①阳湖:今江苏常州 ②迥:动词,指风转动“五两” ③五两:古测风仪,以鸡毛五两系于竿顶,用以观察风力、风向的变化。第四句中“冶红”“ 妖翠”分别照应了什么景物?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古诗鉴赏 早梅 [唐]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歌第一二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最后两句写梅十分巧妙,试做一些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