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阳光、辛勤、感恩’来表达深圳人民为树立美好的价值指引、凝聚不竭的前行动力”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事例通过提升全民基本素养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主题②事例反映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符合主题③事例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主题④事例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来推动文化创新,符合主题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只有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才能柳暗花明、风光无限。这启示我们( )①面对前进中的困难,要对未来充满信心②必须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中国的飞跃和发展③要重视量的积累,积极推动事物的质变④发挥顽强拼搏精神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漫画《冬天: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既要分析事物的偶然联系,也要分析必然联系②既要看到事物的现象联系,也要看到本质联系③既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又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④既要重视客观条件,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将军去探望受伤的士兵,得知炊事班的战士大都被纷飞的弹片炸死了,而一位炊事员将大铁锅扣在头上只受了点轻伤,将军由此联想到做铁头盔,并付诸实践,使得头盔风行于世。这说明( )①注重研究新情况才能在实践中有所创新②创新的灵感源于个人偶然的奇思妙想③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④彻底否定现存事物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吟咏清明的诗句,既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来的气候和物象特征,又吟咏了在万物蓬勃生长之时人们对亲人绻绻的思念之情。这体现了( )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意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③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过程④意识是反映现实与再创造的统一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