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完成10、11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乙】送柴侍御 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甲】诗中首句选取杨花、子规这两种具有地方特征的景物,描绘出南国 时节的景象,烘托出一种 的气氛。同一轮明月映在两位诗人的眼中,却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请你仔细品味玩味。
农家望晴(唐)雍裕之尝闻秦地①西风雨②,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注:①秦地: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古属秦。②西风雨:刮西风就下雨。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白发老翁如鹤立”这句诗。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①,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注:①碧砌:青石台阶。有人认为“飞月向南端”中“飞”用得极好,请你作简要赏析。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蒋士铨的《岁暮①到家》一诗,完成后面小题。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②。 寒衣③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④愧人子,不敢叹风尘⑤。[注]①岁暮:年终。②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③寒衣:御寒之衣。④低回:徘徊(huái)。有纡回曲折之意,这里指回答母亲问话时复杂的心态。⑤风尘:这里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诗人着重刻画了慈母的形象,具体表现在怜、 、 等动词上。从尾联中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和本诗一样,孟郊的 一诗也通过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爱心,都选择寒衣针线这一母爱的寄托物来抒情,其中末句“谁言寸草心, ”意味更为深长。
阅读范成大的《田舍》,完成后面小题。田 舍①【宋】范成大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下列诗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活动和本诗相似的一项是
综观全诗,诗中到处洋溢着一种“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语回答)结合全诗分析“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一联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小题。 恨 别 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河阳,地名。末句中“司徒”即指时任检校司徒的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后,又急欲直捣安史之乱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诗歌首联中的“五六年”这一数量词交代了因战乱和家人分别时间之长,与颔联中的“ ”字相呼应。“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诗歌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夜醒昼眠这两个生活中的细节,有人说这两句描写有悖生活常理,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