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1)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什么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3)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某校九年级某班最近班纪、班风很差,上课有人讲笑话、吃零食、递纸条;教室里脏乱不堪,卫生无人打扫;同学之间经常为一点小事而大打出手;各种文体活动,报名者甚少;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1)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打算怎样关爱这个集体?(至少谈两个方面)(2)你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015年10月4日,四川肖先生、南京的朱先生赴青岛旅游,在青岛市乐凌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果结账时变成是38元一只,一盘虾40只,一盘虾要价1500余元。肖、朱两人拒付天价虾用餐费,老板拿出支撑遮阳伞的杆子要打他们,还威胁说打电话喊人来。四川的肖先生掏出800元给了店老板,南京朱先生支付了2000元。事后,媒体爆料了该事件。2015年10月6日下午,青岛市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对该店作出9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其立即改正价格违法行为。(1)肖先生、朱先生数额较大用餐费的支付折射了出什么?(2)青岛天价虾事件被媒体报道后,有人说: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既要靠德治,也要靠法治。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有网友说:只要国家行政机关加大执法惩处的力度,“挨宰”现象就会杜绝。你认为呢?
为了配合学校打造“书香校园”,九年级某班开展了“阅读名著,品味经典” 的读书活动,请结合情境回答问题:情境一:同学们纷纷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有人推荐了《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鲁滨孙漂流记》等,其中不乏有许多外国文学名著。(1)对此,有同学提出,初中生在阅读上不应选择外国文学名著,说说你的看法并给出理由。情境二:老师建议同学们多读些中国古典名著,小杰悄悄和同学说,中国古典名著已过时,有啥好看的。(2)请你评析小杰的观点。
建设和谐社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善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勇于探究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们开展了“关于母亲河水污染治理方法”的课题研究。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必须尽快治理被污染的河水,关系到居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然而治理河水污染遇到了这样一些具体问题:居民:我们反映的意见似乎没有什么作用,也不知道究竟谁能具体管一下这个事情。环保局工作人员: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分散在环保、水利、交通、国土、公安等多个部门,分管部门间关系不明确,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1)九(2)班的同学可以告诉居民通过哪些途径反映问题?(2)居民反映问题体现了公民行使何种政治权利?行使它有何意义?(3)你如何评价和认识九年级(2)班同学的行为?(4)你认为该班学生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可能会有哪些收获?
材料一:小强在学习了九年级《学会亲近社会》后,决定用实际行动做个亲近社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他做到了:看到有人遇到困难,他懂得要主动帮助;网吧老板以优惠价引诱他上网,他坚决抵制;在公共场所,他不再乱扔垃圾。联系材料一,小强所做的是如何体现亲近社会的?材料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后,2015年5月7日,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公布,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三起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上榜”。如果你外出旅游,你打算如何做一个文明守法的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