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4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四个部分。分别相当于现代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由于晚唐时期皇帝对佛教的迷信,当时寺院的规模一般较大。寺院的收入来源复杂,如庄田收入、园税收入、放债收入,交易收入,以及散施收入等...在考古发现的一份后唐长兴二年沙州净土寺直岁愿达所编的会计报告中,已经可以发现运用“四柱结算法”核算财物的基本思想萌芽...在“四柱结算法”基本平衡公式的基础上,通过移项又产生了以下两个平衡公式:四柱平衡公式: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四柱差额平衡公式:新收-开除=见在-旧管上列公式的运用,标志着我国“四柱结算法”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也代表了宋代会计核算的最高水平。宋代要求各级官吏按照 “四柱”格式向中央政府和皇帝编制会计报告,包括年报、季报和月报,分别反映各种物资的“原”(元),“入”、“出”、“存”情况。 “四柱结算法”在宋代得到了普遍运用,并走向成熟。
——李海波主编《会计学原理》
材料二 复式簿记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所著的《数学大全》对借贷式记账法作了系统的介绍。随后传播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又传入德国、英国、法国等,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
——《会计学的发展史》
材料三  1979年以前,实行计划管理的“大一统”金融体制。这一体制是从1948年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解放区的多家银行开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按照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要求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私营银行和钱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按照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
——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四 第三,中国的最优金融体系既不是英美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也不是德日“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而是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金融体系。这既不是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模式,又遵循了历史的传统、现实的金融运行状况和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要求。
第四,适应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市场配置资金为主、以政府配置资金为补充,实现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最终建立起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金融体系,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唐宋时期“四柱结算法”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复式簿记”产生和传播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大一统”金融体制的特征与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改革我国的金融体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