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100 g水中溶解_________g 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若要把125 g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_____________ g。(2)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某同学要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方案一】如图一所示,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5g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二)。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2) 。② 分析图三可知t3时反应已停止,理由是 (13)。③ 天平示数m的范围是 (14) 。【方案二】用下图装置实验也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15) 。
某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行了如下研究① 选用汞、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该实验,选择反应物的依据是 (8) 。A、反应物是固体 B、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C、燃烧有明显现象 D、生成物不是气体② 用甲、乙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充足、装置不漏气)。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9) ,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10) 。A、都只能在实验结束后,推得氮气是无色气体B、甲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大C、乙中的瘪气球可以防止燃烧放热使橡胶塞弹出D、乙比甲更节约能源③ 利用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加热使红磷反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反应前后各数据及结论如下。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实验装置。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 (1) 。②制取氧气时A中锥形瓶内应加入的固体是 (2) ,其作用是 (3) 。锥形瓶内液体应加至 (4) (填“a”或“b”)处。③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E或 (5) ,选择E的理由是(6) 。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得到0.3 mol氧气,求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7)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①A、B、C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 (16) 。②t2℃时4gB物质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3g溶液,t2℃时B的溶解度是 (17) g/100g水。③A固体中混有少量B,得到较纯净的A固体的方法是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