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1)本:根。(2)体:体悟。(3)虚受:虚心接受。(4)实:充实,充满。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3)贞以立志( )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译文: 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指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有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土寇:土匪。③角:战斗。④洫:田间的水道。⑤甫:刚。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⑴余幼时即嗜学( ) ⑵几为所擒( )⑶ 自谓可将兵十万( ) ⑷会有土寇( )下列加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指笔录,计日以还。 ⑵有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⑶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内容理解①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 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 。 ②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说说宋濂和刘羽冲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①孤竹②管仲、隰(xí)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③,夏居山之阴④,蚁壤一寸而仞⑤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⑥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注释】①伐:讨伐②孤竹:国名③阳:山的南面为阳④阴:山的北面为阴⑤仞:挖一仞深⑥师:向……学习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 人 不 知 以 其 愚 心 师 圣 人 之 智
解释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从( ) 过( )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管仲和隰朋的智慧分别表现在哪件事情上,请简要概括。读完这段文字,你受到什么启发?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 ②执而鞭之( )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人 云 行 道 所 见 聊 取 之 耳。陶侃将那个人“执而鞭之”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用原文语句回答)答: 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答: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下列各组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课文描写小石潭是按照 、 、 、潭中气氛的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幽静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答: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