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一人苦贫特甚,而生平虔奉吕祖(指吕洞宾)。感其至心,忽降其家,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念当有以济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如此,便可授子大道。其人曰:不然,我心欲汝此指头耳。解释加点词语: 因伸一指 ( ) 汝欲之乎 ( )假设你是吕洞宾,你会帮他实现愿望吗?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理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芳草鲜美 _______②悉如外人________③便要还家_________④寻病终___________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9——12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①,何哉?竹本②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④者。竹心空,空以体⑤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⑥者。竹节贞⑦,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⑧,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⑨为庭实⑩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①贤:贤者。②本:根。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④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⑤体:体悟。⑥虚受:虚心接受。⑦贞:坚贞。⑧名行:指人的名节、品行。⑨之:代词,指竹子。⑩实:充实。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 陶后鲜有闻:⑶ 竹本固,固以树德: ⑷ 夷险一致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⑵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甲】文从莲的 、 、 、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从竹的本固、性直、 、节贞四个方面联想竹的君子之德。从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两方面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写作方法:表达方式: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第1—4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相委而去( )翻译下列句子。(1)未若柳絮因风起。(2)待君久不至,已去。【乙】文的主题可以用一个词语(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文中把“雪”比作“盐”和“柳絮”,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请说明理由。
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三 峡(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山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清代 何明礼)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沿溯阻绝 (2)属引凄异翻译下面句子。(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试以第三段为例分析本文在语言方面的特点和作用。语段(二)的“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与语段(一)中的哪个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甲]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翻译下面句子。(1)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2)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