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七绝 •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毛泽东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注:李进即江青。本诗作于1961年9月9日,这天正是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34周年。毛泽东看到李进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片,由照片上那苍劲的松柏想到自己一生的斗争生涯以及目前正面临的重重困难,感触颇深,慨然命笔。人们一直对“劲”字备加赞赏,请分析为什么。诗的结尾句“无限风光在险峰”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请你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边一首宋词,完成后边题目。水调歌头 【宋】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微。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云,明月逐人归。【注:拂金微,指弹琴。】(1)有诗家评“红露湿人衣”句中“红露”一词贴切恰当。请作简要分析。 答: (2)下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根据原词句进行赏析。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注】①改火:指一年。(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两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怎样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一改送别词缠绵伤感的格调,富有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试选取下片中最能表现这一点的诗句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1)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所写意象与诗眼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2)试分析本诗与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的问题。邯郸冬至①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①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阅读杜牧《早雁》,然后回答问题。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1)春回大地,正是雁儿飞回家乡的时节,可诗人为什么劝雁儿留在南方?(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做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