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三号”经过几次成功变轨以后,探测器状态极其良好,成功进入绕月轨道。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设“嫦娥三号”探测器环绕月球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它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1)探测器绕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多大;(2)探测器绕月球运动的周期为多大。
一列沿x轴传播的横波如图所示,波长λ="8" m,实线表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2="0.005" s时刻的波形图.求:(1)波速多大?(2)若2T>t2-t1>T,波速又为多大?(3)若t2-t1>T,并且波速为3600 m/s,则波沿哪个方向传播?
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是经过0.2s时的波形图像。求:(1)波传播的可能距离;(2)可能的周期(频率);(3)可能的波速;(4)若波速是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5)若0.2s小于一个周期时,求传播的距离、周期(频率)、波速。
有一种沙漠蝎子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它捕食猎物靠的是一种地震仪式的本领。它有八条腿,趴伏时大致对称地放置在躯体四周(如图所示),不远处的小虫一有骚动,就会在沙面上引起一阵地震波。蝎子从哪只腿先感到地震波就能判断小虫所在的方向,并从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就可以“算出”小虫到它的距离,方位和距离都知道了,它就能扑上去捕获小虫了。已知P波速度为150 m/s,S波速度为50 m/s。如果两波到达沙漠蝎子的时间差为3.5 ×10-3s,则小虫离它的距离多大?
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振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0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0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1)求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2)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cm,求振子在4.00s内通过的路程。(3)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从平衡位置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的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
如图所示,在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内,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一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O点沿y轴正方向以某一速度射入,带电粒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经t0时间从P点射出。(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若仅撤去磁场,带电粒子仍从O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经时间恰从半圆形区域的边界射出。求粒子运动加速度的大小。(3)若仅撤去电场,带电粒子仍从O点射入,且速度为原来的4倍,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